計畫簡介
公開徵選背景說明
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自民國91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目的在於將國家重要的文物典藏數位化,建立國家數位典藏,以促進人文、社會、學術、教育、經濟之發展。第一期計畫共有國史館、中央研究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家圖書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台灣大學、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台灣省諮議會等九個政府單位;第二期有中央研究院、國立台灣大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國史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檔案管理局、國家電影資料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等十一個政府單位,共同參與數位典藏內容之建置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原「內容發展分項計畫」)為「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以下簡稱本國家型計畫)」八大分項之一,致力於「建置呈現臺灣文化、社會與自然環境之多樣性的數位內容」。
為建置更豐富的數位內容,完整呈現台灣文化、社會與自然環境之多樣性,「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接受國科會之委託,公開徵求以建置「數位內容」為主要工作的主題計畫,讓有興趣、有能力者可以貢獻心力、分享經驗。
推廣應用公開徵選計畫
我國數位典藏計畫推展至今,已累積了相當可觀的典藏資源,如何有系統的在教育、研究或產業各層面,有效運用這些內容成果,逐漸成為重要課題。97年度的第二期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NDAP)當中,設有「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分項(下簡稱「本分項」),即是以促成數位典藏內容與技術融入教育、研究、產業與社會發展做為主要目標,並以第一期成果與經驗為基礎,擴大與深化數位典藏成果在文化、學術和產業層面的應用,促成數位社會之健全發展。在實施策略上,本分項試圖從文化、學術、社經、教育層面切入,關注於以下四個主題領域:
授權平台與規範機制推動: 從法律和經濟層面切入,分析數位典藏智財與授權議題,並進行授權平台之規劃與需求評估,以及規範機制與政策的研擬。
學術應用與文化傳佈: 學術應用與文化傳佈:從學術和文化層面切入,視部份數位典藏成果為公共資產,就「學術應用」與「文化傳佈」面向,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推廣促進數位典藏成果之近用與傳播。
人文與社會發展: 人文與社會發展:從文化和社經層面切入,所關注者為調和數位落差、重視資訊倫理與數位人權、使用介面改進與社會影響等。
地理資訊應用推廣: 地理資訊應用推廣:從學術與教育層面切入,建置GIS資料流通平台20個、推動GIS在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和社會層面的應用、以及研發配套的教學素材和資源,以支援相關課程的教學等。
本分項除分就上述領域設有子計畫外,亦設有「推廣應用公開徵選」子計畫,旨在透過對外徵求的模式,廣邀各部門參與,與本分項團隊進行協調整合,串連相關資源,共同深化和推廣數位典藏之成果。
數位典藏技術研發公開徵選計畫
數位典藏是資訊社會文化全球化時代,國家文化與資訊競爭力發展的百年事業。本計畫旨在落實數位典藏資訊的知識化與社會化,朝向知識社會的發展及建構,進而達成提升國家競爭力的終極效益。我們期盼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以下簡稱本國家型計畫)擴大對於整體資訊社會的影響,讓臺灣的豐富內容建立起文化的主體性,與歐美先進國家同步走進網路全球化、知識社會的時代。藉由數位典藏技術的突破與所建構平台的知識網路作為基礎,透過推廣研究、教育與產業應用及國際交流合作與世界建立平等互惠、合作創造的有機連結與創意互動,最終達到提升臺灣國家競爭力的終極效益。
由於典藏數位化的建置過程,牽涉到諸多資訊技術的課題,包括使用介面、通訊網路、自然語言處理、資訊壓縮、資訊安全認證及整合服務等。為配合典藏機構的資訊技術需求,數位典藏計畫辦公室規劃「數位技術研發計畫」(以下稱本計畫)進行前瞻性、關鍵性或具有創新價值的相關資訊技術研發,以提昇數位典藏品的製作管理、使用的彈性與便利性,研究發展相關的資訊技術。因數位典藏相關技術之研究規模甚大,某些項目囿於人才不足與經驗所限,不易在本計畫作完整執行。因此「數位技術研發計畫」規劃公開徵選計畫,希望能讓國內其他單位團隊有機會一齊為典藏技術發展貢獻心力。同時,為了保證研發水準,計畫徵求單位將審視計畫申請團隊過去經驗及相關績效作為通過與否之部份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