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蛙類與戶外體驗環境教育
台灣的蛙類有三十二種,花蓮有二十一種,佔全台灣蛙種數之66%,蛙類資源非常豐富(楊懿如、李卉崚,1999)。花蓮蛙類分佈範圍非常廣泛,從海平面到三千公尺的高山,棲息的環境也非常多樣,包括都市、稻田、平原、池塘、森林、溪流等,容易觀察及接近。蛙類成體用皮膚呼吸,蝌蚪在水中生活,都直接與自然環境接觸,也迅速反應各種環境變化,是重要的環境指標生物(楊懿如,1998)。此外,從「一隻青蛙一張嘴….」的兒歌,造型可愛的青蛙玩偶,到象徵招財的三腳蟾蜍,可見蛙類形象已經融入人類生活中。因此,蛙類是非常好的環境教育教材。
此外,生物多樣性之保育為國家永續發展的重要政策目標之一,物種的調查為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基礎工作,要進行物種的調查必須先具備野外觀察及分類的能力。而野外觀察及分類的課程除了能讓人更能瞭解及接觸蛙類,也可以藉此訓練學生歸納、邏輯推理及判斷的能力,符合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精神與基本理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我們應將生物多樣性與其他環境的主題概念,融入在教育系統及教學課程與訓練中。」(楊冠政,1997),根據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育部,2006),國小三、四年級課程包括認識常見動物,而五、六年級課程涵蓋動物行為和人與環境的關係。而台灣近年已經有學校以週遭環境的動物為主題進行課程設計,並藉此推廣環境教育,例如台北縣瑞柑國小以蛙類為主題推廣環境教育獲得良好成效
(瑞柑國小,2007)。相形之下,花蓮地區因環境的破壞比台灣西部少,工業的環境污染較不嚴重,因此保存許多適合蛙類生存的環境,野外族群維持豐富的數量
(楊懿如,2005),適合做為推廣環境教育的教材,而花蓮地區目前還沒有以蛙類為主題的環境教育課程。因此,計畫期望利用多元的教學方式,尤其是戶外體驗教學,讓學生喜愛及關心生活周遭的蛙類,進而主動認識蛙類,以實踐生物多樣性保育,並落實環境教育。
2.數位典藏與戶外體驗教學
在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將資訊融入各科教學,鼓勵教師結合網路資源、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於教學活動中。國科會近年來推動「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相當豐碩,計畫的首要目標是將國家重要的文物典藏數位化,並期望能藉由加值、推廣、應用等計畫,使文化與全民生活、學習連結在一起,提昇全民生活與學習素質。「數位典藏計畫」並希望建構出可供教師於教學上應用的網站內容,成為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中便利的網路資源(白亦方、鄭兆喻,2004)。
本研究希望透過戶外體驗教學,發展有別於一般數位典藏應用教育研究所作的「純認知」活動,而是強調實踐與行動力的數位典藏融合教育。而在地化的蛙類環境教育資源可以透過與數位典藏資源的整合,將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所發展的各類資源,與花蓮後山豐富的蛙類戶外環境教育體驗教學活動相結合,藉由科技資源的輔助,進行一場數位典藏與實際教學場域的遠距體驗與對話,縮短城鄉數位落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