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名稱 草烏
別名 堇《莊子》,芨《爾雅》,烏頭、鳥喙、奚毒《神農本草經》,雞毒《淮南子》,莨、毒公、果負、千秋、耿子、帝秋《吳普本草》,獨白草《續漢書》,草烏頭(侯寧極《藥譜》),土附子《日華子本草》,竹節烏頭、金鴉《本草綱目》,斷腸草、鴨頭、藥羊蒿、小腳烏、雞頭草、藍靰草拉花、百步草、五毒花根。又名:五毒根、小葉蘆、百步草、藍靰草拉花。
原植物 主要為毛莨科烏頭屬值物北烏頭的乾燥塊根。北烏頭Aconitum kusnezoffii Rehb.,多年生宿根草本,高70∼50cm。塊根倒圓錐形,常2∼5塊連生,外皮黑褐色。莖直立。葉互生,掌狀全裂,中央裂片菱形,漸尖,近羽狀深裂,小裂片三角形。花序常5枝,具多數花,無毛;小苞片條形萼片5,紫藍色,上萼片盔形,高1.5∼2.5cm,側萼長1.4∼1.7cm;花瓣2,無毛,有長爪,距長1∼4mm;雄蕊多數;心皮4∼5,蓇葖果通常5枚,種子多粒。花期7∼8月。果期8∼9月。
成分北烏頭的塊根含烏頭鹼(Aconitine)、次烏頭鹼(Hypaconitine)、新烏頭鹼(中烏頭鹼,Mesaconitine)、異烏頭鹼(Isoaconitine)、去氧烏頭鹼(Deoxyaconitine)、素馨烏頭鹼(Jesaconitine)、北草烏鹼(Beiwutine)及多量澱粉。其葉含烏頭鹼、次烏頭鹼、新烏頭鹼及黃酮類、糖類、甾醇等物質。塊根含總生物鹼0.70∼1.3%。日本栽培的華烏頭(A.chinense Sieb.expaxt.)含烏頭鹼、次烏頭鹼、新烏頭鹼、依格納維鹼(Ignavine)、去乙醯洗新烏頭鹼(Benzoylmesaconitine)、尼奧林鹼(Neoline)、15-α-羥基尼奧林鹼(15-α-hydroxyneoline)和阿加康寧鹼(Ajaconine)。紫草烏含紫烏生(Episcopalisine)、紫烏生寧(Episcopalisinine)、紫烏亭(Episcopalitine)紫烏定(Episcopalidine)等。準噶爾烏頭根含總生物鹼1.5%,主要為烏頭鹼、準噶爾烏頭胺(Soongorine)、多根烏頭含烏頭鹼、準噶爾烏頭鹼、準噶爾烏頭胺(Soongoramine)、多根烏頭鹼(Karacoline)、多根烏頭定鹼(Karacolidine)、烏頭芬鹼(Aconifine)。長白烏頭含3-乙醯烏頭新鹼(3-Acetylmesaconitine)、長白烏頭鹼(Tschangbaischanitine),宋果寧(Songorine)、和β-谷甾醇等。據報道,目前已從20餘種藥用烏頭植物中分得近70種生物鹼。草烏的劇毒成分主要為烏頭鹼、海帕烏頭鹼和美沙烏頭鹼等雙酯型生物鹼。
毒性 生草烏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0.19g/kg;靜脈注射為0.16g/kg。其劇毒成分烏頭鹼、海帕烏頭鹼和美沙烏頭鹼,小鼠LD50分別為0.308μg/kg、0.213μg/kg和0.213 μg/kg。炮制品LD50為6∼10g/kg。經水煎煮6小時後,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值則上升為41.59±2.118 g/kg。紫草烏鹼硝酸鹽和異烏頭硝酸鹽,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分別為112 mg/kg和 0.26mg/kg。紫草烏鹼5∼10mg/kg給家兔靜脈注射,可引起死亡;麻醉犬10∼12mg/kg靜脈注射,能使心率減慢、血壓降低,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臨床中毒可因心臟麻痺而死。《本草綱目》:"草烏頭,射罔,乃至毒之藥。"《本草崇原》:"草烏之毒,甚於川烏"。"草烏未經淹制,或現取,其毒較甚。"
有毒部位 塊根及葉
中毒與救治 中毒原因: 1. 服生品與生品藥酒。據報導,用黃酒沖服生粉0.3g即可中毒;飲草烏藥酒10∼20ml,而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另據報導,在烏頭類藥物中毒死亡10例中,服生草烏者佔4例。生草烏及其藥酒毒性極大,其所含之劇毒成分雙酯型生物鹼易溶於醇,且吸收較快,即使服用較小劑量亦易中毒。故生品及其藥酒一股不作內服。 2. 超量用藥。一患者服草烏60g後3h死亡。另外,不遵醫囑、煎煮時間過短以及誤服等均可引起中毒。 中毒表現: 主要為流涎,口唇及四肢發麻,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眼花,呼吸困難,心悸汗出,面色蒼白,語言障礙,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心率緩慢(少數心率增速),血壓下降,四肢厥冷,心律紊亂或昏迷,最終可因呼吸麻痺和心室纖顫而死亡。心電圖檢查可見室上性與室性期外收縮、房室傳導阻滯、低電壓及S-T改變等。 中毒救治: 首先洗胃,繼之以阿托品、利多卡因、心得安等藥物治療。也可沖服蜂蜜或煎服綠豆、犀角等解毒。
分佈生於草甸子、灌木叢間、山坡及林緣。主要分佈於東北、華北各省。臺灣中央山脈。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