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名稱 馬錢子
別名 番木鱉、苦實把豆兒《飛鴻集》,火失刻把都《本草綱目》,苦實《本草原始》,馬前、牛根《本草求原》,大方八。
原植物 為馬錢科馬錢屬植物馬錢及長籽馬錢的乾燥成熟種子。馬錢Strychnos nux-vomica L.,喬木,高10∼13m。葉對生,葉柄長4∼6mm;葉片革質,廣卵形或近圓形,先端急尖或微凹,基部廣楔形或圓形,全緣,主脈5條,罕3條。聚傘花序頂生;總苞片及小苞片均小,三角形,先端尖,被短柔毛,花白色,幾無梗,花萼綠色,先端5裂,花冠筒狀,無花絲。子房卵形,花柱細長,柱頭呈頭狀。漿果為球形,直徑6∼13cm,成熟時呈棕紅色。於柔軟果肉中包含種子3∼8個。
成分馬錢種子含總生物鹼2∼5%,主要為番木鱉鹼(士的寧,Strychnine)及馬錢子鹼(Brucine),並含微量的番木鱉次鹼(Vomicine)、偽番木鱉鹼(Pseudo-strychnine)、偽馬錢子鹼(Pseudobrucine)、奴伐新鹼(Novacine)、α及β可魯勃林鹼(α-、β-colubrine)、士屈新鹼(Struxine)。此外尚含番木鱉甘(Loganin或Loganoside),脂肪油、蛋白質及氨原酸(Chlorogenic acid)。番木鱉鹼為本品的最主要成分,約佔總生物鹼的45%左右,亦是主要的有毒成分,馬錢子鹼的藥效僅為前者的1/4。
毒性 士的寧,馬錢子鹼和馬錢子仁對小鼠灌胃的急性LD50分別為3.27、233和234.5mg/kg;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別為1.53、69和77.76mg/kg。馬錢子鹼給狗靜脈注射的LD50為8mg/kg。成人口服士的寧致死量60∼80mg。
有毒部位 種子
中毒與救治 中毒原因:炮制不當或超量用藥。 中毒表現: 用藥過量,15∼30分鐘後即出現頭痛,頭暈,煩躁不安,呼吸增強,嚼肌及頸肌有抽搐感,繼則表現典型的強直性驚厥發作,呈角弓反張,握拳,牙關緊閉,顏面肌痙攣而呈‘苦笑’狀。由於呼吸肌的痙攣性收縮,呼吸停止於最大吸氣狀態,任何輕微刺激均可誘其發作,驚厥每次持續1分鐘或更久。發作後肌肉鬆弛,呼吸恢復。此種驚厥可反復發作,2次間隔常不超過10∼15分鐘,通常經2∼5次發作後,常因延髓過度興奮及缺氧後麻痺致死。 毒物鑑定: 1. 提取殘渣加濃硫酸1滴,溶解後投入1小滴重鉻酸鉀晶體,即現藍色或紫藍色,很快變為橙紅色。 2. 提取殘渣作成溶液1ml,注於強壯青蛙背部淋巴囊內,數分鐘至半小時後蛙後腿部強直。 中毒救治: 對於出現一過性肌肉僵凝感及肌肉輕微顫動者可不作處理,減少服藥劑量即可自行恢復。如肌肉僵凝感持續時間較長,可多飲白開水或用蜂蜜、綠豆、甘草煎水服即可。 對超量服用,中毒嚴重者,應立即給服通用解毒劑(2份活性炭,1份鞣酸,1份氧化鎂的混合劑。亦可用2份燒焦的饅頭片,1份氧化鎂置於1杯濃茶中代替),或稀糊樣活性炭,並在驚厥發生前洗胃(用1:2000高錳酸鉀溶液、1:250碘酊水稀釋液或鞣酸液等均可)。洗胃後,留存適量的活性炭於胃內。驚厥發生時給硫噴妥鈉0.5g或阿米妥鈉0.2g緩慢靜脈注射。亦可用副醛10ml肌注或10%水合氯醛30ml灌腸。如經上述處理驚厥仍未控制,可用乙醚或一氧化二氮使患者處於輕度麻醉狀態。 患者應保持絕對安靜,最好將患者置於暗室,避免光和聲等刺激。同時給予輸液及吸氧等對症處理。忌用咖啡因(與士的寧有協同作用)和阿片類(因其對脊髓也有興奮作用),均能加重士的寧中毒後的呼吸抑制作用。
分佈生於山林地帶。原產東印度,分布於斯里蘭卡、泰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中國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地有栽培。馬錢子過去多為進口,現國產漸多。台灣台北縣、宜蘭縣、及全省山區。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