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雄縣內門鄉溝坪國小 黃名宏老師)
在古臺江內海地區,大抵包括今臺南縣麻豆、學甲、佳里、七股、西港、安定及臺南市安南區一帶,應該是目前南臺灣陣頭活動最蓬勃的地區,境內的陣頭因習俗信仰的需求而存在,當祭典結束之後,陣頭也就解散,二者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大部份的傳統陣頭(此指庄頭或廟壇所組織的子弟陣)在組訓過程中,便產生一套固定的程序:入館→開館→探館→謝館,並在這一套程序裡參入了諸多宗教儀式,無形之間強化了傳統陣頭的宗教質能。 陣頭在祭典之前即開始動員籌組,並搭建簡便的寮館,恭請陣頭神進駐,稱為「入館」。不同的陣頭會迎請不同的陣頭神來帶領陣頭、監督陣頭,也守護陣頭,例如:宋江陣、白鶴陣的陣頭神是宋江爺(田都元帥),金獅陣則是太祖先師,南管陣頭的祖師爺是孟府郎君(郎君爺)或田都元帥,天子門生的陣頭神即天子門生(鄭元和)。
除了陣頭神不同,陣頭入館的儀式也各有差異,即便是同類型的陣頭,入館的形式也不盡相同,一般而言,入館的儀式如何進行?要看各陣的傳統或者廟壇主神的指示來做決定。例如有些宋江陣原本就祀有宋江爺,入館時只要把宋江爺金身從廟裡移奉到寮館即可;有些則必須依神示到樹下、水邊或祖廟去迎請,然後在寮館中供奉其神位。 陣頭的入館等於宣布訓練的開始,由於工商社會使然,陣頭集訓通常選在夜間進行。當訓練大功告成,每個陣頭必須在祭典之前擇一吉日到主辦祭典的大廟做一次全套演練,讓神明驗收成果,就是所謂的「開館」。當地大規模的遶境活動裡,礙於時間和場地的限制,陣頭到各廟宇參拜多行簡單的敬禮就匆匆離去,就算有表演,頂多也只是一兩套代表性的儀式,所以陣頭的開館應該算是祭典期間最完整、最精彩的一次演出了,每一個前來開館的陣頭無不把握機會使出渾身解數,將入館以來的訓練成果盡情展現,因此,內行的人一定會選在開館的時候去看熱鬧。
|